酿酒为什么要掐头去尾?
酒头含有甲醇、杂醇油、低级脂肪酸,醛等含量较多,有一定的香气,但杂味大、暴燥味大,甲醇对视觉有伤害,须要单独接出来存放。 酒尾中的乳酸和酯类比酒头、蒸馏酒的含量高出好几倍,含有亚油酸乙酯、油酸乙酯、乙酯等高级脂肪酸酯和较多杂醇油,酒味杂、苦涩、酒体浑浊,也应该单独接出来存放。
酿酒掐头去尾掐多少头?
酒头含有甲醇、杂醇油、低级脂肪酸,醛等含量较多,有一定的香气,但杂味大、暴燥味大,甲醇对视觉有伤害,须要单独接出来存放。 酒尾中的乳酸和酯类比酒头、蒸馏酒的含量高出好几倍,含有亚油酸乙酯、油酸乙酯、乙酯等高级脂肪酸酯和较多杂醇油,酒味杂、苦涩、酒体浑浊,也应该单独接出来存放。掐头,顾名思义,就是按酒头单独接出来,用唐三镜的酿酒设备接酒,掐头的比例为0.5-1%,即每蒸100斤粮食掐掉0.5斤-1斤的酒头。 去尾即接完酒身后,低于一定度数的酒不要了,不同的地方,喝酒的度数不同,对酒尾的定义不同,比如喝高度酒的地方,接至桶中综合酒度为50度时,其余酒即单独接出来了。
大米酒如何掐头去尾?
一般米酒掐头,可以量化处理。通常用100斤粮食来酿酒,大概要去掉的1-2斤的酒头。实际操作中,有些白酒要求很高,为了保证品质,去掉的酒头会更多。 再说酒尾,掐酒头可以量化,什么时候去酒尾就要看经验了。有句花叫“掐头去尾,过花摘酒”,猛一看很像武侠小说里的秘籍招数,其实指的就是去头尾的关键,就在于看“酒花”。酒花就是白酒流出来,在周围产生的气泡。 刚开始的酒花非常大,叫做“大清花”,中间的酒花小而密,并且持久不散,叫做“小清花”。当酒花消失的瞬间,就要停止取酒,这就叫“过花摘酒”。剩下的就是酒尾了,也叫“稍子”。
白酒怎样做到掐头去尾?
把酒头单独接出来的过程叫做掐头,投粮100斤的粮食掐头在半斤到1斤为宜。投粮200斤的粮食掐头在1斤至1.5斤为宜。家庭酿酒由于粮食少,掐头一般在1两至3两之间。掐出来的酒头要单独存放或者和酒尾放在一起 去尾是接完蒸馏酒后,低于50度的酒不要了叫做去尾。 为了节约能源酒尾一般低于10度就不接了。 家庭酿酒建议酒头酒尾放到下一锅酒醅中一起蒸馏。酒坊酿酒建议酒头酒尾用水稀释15度左右从新蒸馏。蒸馏出来的酒比纯粮酒要好喝几个档次!因为酒中的各种醇、各种醛以及香味大部分保留在酒头酒尾内。这种酒有人称为二锅头,是不是二锅头也无法考证。用酒头酒尾烧出来的酒是上好的酒基,酒度在60度以上。
家庭自酿白酒如何掐头去尾?
1、粮食蒸熟的速度不一致,不易煮熟的粮食先用水浸泡一下。可以混合蒸。 2、酒头的掐头,是每甑锅截留1kg左右的先流出的白酒,称之为酒头。 3、没有酒精计,没办法测量酒度,温度计是必须有的,白酒不同温度,密度会发生变化,都要折算至20℃时候的酒度。 4、高压锅做蒸酒容器肯定不行。 5、干粮和水的比例没有这样算的,入池发酵水分控制在56~58%就能满足发酵,因操作过程中有水份的增加和减少。入池发酵前最后的水分才是发酵的水分。 6、正常循环,1吨粮食可以循环至4吨左右的窖池。
家庭自酿白酒如何掐头去尾?
白酒蒸馏过程中有掐头去尾。酒头就是蒸馏过程中最先流出的白酒,大约在1kg左右,酒尾是蒸馏白酒过程中,酒花消失后就是酒尾了。自酿白酒也需要勾兑,勾兑是保障自酿白酒口感一致,白酒口感最佳时候出厂,卖给消费者。